“四百多分上北大”的江苏卷将正式成为历史,自2021年起步入全国卷时代。没有选择的数学卷,长达1.6m的英语题,文艺飘渺的语文卷,都将随着此轮飘散在风里。
从“小综合”到“九门同步学”,从“大综合”到“等级评分制”,江苏高考,到底是十年教改,一朝回头,还是锐意创新,走在前列?为什么江苏高考要改来改去?
在全国各个省市里,江苏高考一直是异类。“高考不止,不息”的基本方针,进入21世纪后,江苏高考经历了五次。别的省担心“今年考什么”,江苏考生先担心“今年怎么考”。
2017年05月21日,江苏省南京市,家长来到夫子庙为考生祈福。面对不断的江苏高考方案,只有祈求文曲星了
1999年,教育部开始实行3+X模式的高考——除了语数外必考外,要求部分省市试点综合科目考察。
第二年,江苏作为试点省份,将3+2模式(语数外+政史/物化)改为3+文综(政史地)/理综(物化生),简称小综合。这也成为了全国卷沿用至今的方案。
江苏还嫌自己玩得不够大,短短两年后,小综合改大综合,除语数外三门,剩下六门科目集合在一张试卷上,九门科目同步考,先学哪门好?你自己看着办。
3+大综合的模式仅持续了一年,江苏高考又改了。新模式取消了文理,考生可以在政史地物化生六门科目中任选两门参与高考。
本来的文理分班变成了15种科目的排列组合,没有哪个中学可以满足所有的学生需求,怎么办?还是砍成文理两大方向,你想“搭配”,只能在家自学了。
2004年6月7日,江苏南京,江苏省40.5万考生开始了为期3天半的高考,3+1+1方案:除语、数、外,另外两门可以在其他六门中选择
对全国的高中生来说,高考定胜负、决战在高三,但如果你有幸生在江苏,能不能考上好大学从高二就决定了。
在2008年,江苏考生上高二前就先文理分科,选择好两门高考考试科目,文科必选历史,再选一门或地理;理科必选物理,再选一门生物和化学。选剩下的科目统统在高二下学期考完,史称“小高考”。
“小高考”一度成为了江苏考生的梦靥,考试成绩划分为A、B、C、D四个等级,考到“A+”,高考总分加分。
有了加分政策,似乎也是好消息。但考几个A、加几分的标准年年在变,从6A加10分,到4A加5分,再到取消加分,要不要多花时间精力,多考几个A,变成了一场输赢不定的赌注。
在2008年,江苏总分只有480分(含40分附加题),两选科目算等级。要想上本科,不仅要分数达线年南京市文科状元,因为考了一个B+,不仅与北大擦肩而过,连省内南大都上不了。
2008年4月8日,2008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全省57.5万名学生参加此次为期两天的考试。
08模式实行到今年,江苏高考宣布从2021年起以3+1+2模式继续,语数外使用全国卷,每门150分。物理、历史二选一,以原始分计入总分;其余科目四选二,以等级分计入总分,共750分。
2003年江苏高考,为的是减负和素质教育。为了减负,2002年九门同步学的大综合方案改为六门科目任选两门考试,不强制文理分科,考生可以依据学习兴趣选考。
2013年08月20日,江苏省苏州市中学生锂电池电动自行车大赛。在江苏,高中生参加社会实践投入的时间和精力,是许多外省考生无法想象的。
在2003年六选二的方案中,难度最大的物理成为了人人避之不及的科目。根据张天若以扬州市考生为样本的调查,在03方案实行期间,物理选考率从2003年的44.7%下降到2007年的24.5%。[1]
同样的状况出现在了08方案中,理科必考物理,化学、生物再选一门。近十年来,物化组合考生人数一直在下降。2008年占考生总数( 不含体艺类考生) 的比例为33.42% ,到2017年跌到24.12%;相反,物理生物、物理地理组合的考生比例大幅增长,物地组合2017年报考比例比2008年增加了43.5%,物生组合增幅达到74.66%。[2]
其次,不看分数只看等级的考试,真正提高学生的能力了吗?据张天若研究:以物理为例,从2008年以来江苏物理试卷的实际难度不断下降,考生的分数却在逐年下跌。截至2011年,满分120分的物理考试,只需要50多分就能达B,达C只需20多分。[1]写满20个解,可能就能合格了。
另一方面,江苏一直标榜自己教育大省,以“全国教育看江苏”自居,然而事实上,这些年江苏变革高考的良苦用心,高校并不配合。
以北大在江苏的录取情况来看,2017年,北大在江苏的平均录取率为0.09%,连(1.03%)的十分之一还不到,录取率排名全国第十。
除开顶尖名校,只看985211录取率,情况依旧不乐观。以2017年为例,江苏985院校录取率为1.14%(排名全国倒数第三),211院校录取率为5.19%,表现甚至比不上一些教育资源不发达的偏远地区:
录取率问题与江苏考生不愿意出省有一定关系,但顶尖高校招考名额的缩减也是事实。2013年知名院校在江苏的招生计划明显减少,如北大、招生数比2012年减少38.6%。
以大学教育学院秦春华为代表的观点认为,高考的作用在于让高校用统一的标准遴选心仪的学生,而以江苏高考为代表的素质降低了考试的区分度。[3]
江苏高考凭借“四百分就能上北大”年年占据battle热榜,但你不知道的是,因为总分小,在江苏,差一分都是几千人的角逐。2018年江苏高考因一分之差与本一失之交臂的考生有5177人,而在本一线到本二线之间,每个分数段内挤进上万人已经成为常态。
08方案中选修科目算等级原本是为了减少考生压力,但江苏省每年物理和历史两门学业水平测试得A的考生大约有6万和5万,拿B的考生以十万计,这样的遴选标准对于名校来说未免过于粗放。
而对于普通高校来说,为了网罗高分低等级的考生,放宽两选等级成为了常用的方案。在实施08方案的第一年,共有77所院校提出了选测科目的要求,到2017年,仅剩32所院校还愿意按照江苏的规则玩,对于除物理历史外的另一门选择科目提出等级要求。[2]
南外是江苏素质教育优先的领跑者。在2018年的高考中,南外达本率100%,31名学生进入清北。在美国藤校录取榜上录取人数达全国第一。
对考生来说,是投机取巧的机会,对高校来说,是失去了选拔功能的制度。考生不买账,高校不配合,江苏“素质优先”的高考终究只能折戟。时隔20余年重回全国卷,这对考生又意味着什么?
江苏回归全国卷,分数线成为了第一个焦点。重回750分,江苏考生终于摆脱了“四百多分上北大”的battle,终于能够正正了。
江苏上一次使用全国卷是1978年-2004年。因为1978年高考刚恢复分数线年后上海开始自主命题,分数难以比较,所以选取1980年,1991年,1999年三年的高考分数线进行对比,在这三年间,江苏省理工类分数线一直处于全国前三位水平。[4]
事实上,分数线的高低并不能作为评价本省教育水平的标准,吃瓜群众期待的“江苏考生一鸣惊人,顶尖高校江苏扩招”的燃向剧情并不会出现。
就分数线来说,历年的高考试题都存在着评分标准空间较大的项目,比如理科题是否按步骤给分,作文到底算偏科还是另辟蹊径。标准不同,分数线差异巨大。
真正决定你能上什么大学的是该省考生在本省面临的竞争激烈程度,也就是说,不管考什么卷子,江苏考生的竞争对手依然是江苏考生。
2002年,国家开始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明确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的界限。江苏一直是执行最为到位的省份之一。据2018年《南京市中考指南》,南京市普通高中招生计划25511人,占招生总人数的53.4%,而高中阶段学校总招生数合计47717人,也就是说有将近一半的学生会在中考阶段被分流到职业学校,直接没有高考的机会。
2012年6月30日,南京外国语学校从4254名报考学生中摇号抽中的2240名南京小学生,参加“小升初”招生考试,竞争280个入学名额。
对比一下2018年的中考,据公开数据估算,报名中考的考生有5.6万人,普通高中录取人数为4.8万人,录取率超80%。
每年的招生计划总量是高校到省,省到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教育部在根据经济情况,办学质量、高考报名等等诸多因素综合考虑,最后确定招生方案。
比如说2016年的江苏减招事件,因支援西部需要,12省市向10个部省份调出16万招生计划,江苏调出计划总数达3.8万,仅次于湖北。
2016年5月,距离高考只有十几天时间了,江苏省教育厅公布《关于2016年江苏高等学校跨省招生计划的说明》表示江苏省将调出3.8万个招生计划安排到部省份,引起江苏考生和家长的热议 / 网络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对考生而言考什么样的卷子并不重要,更多的招生名额才是关键。而这个问题,远不是一次高考就可以解决的。
[1]张天若. (2018). 从江苏省 Y 市高考选科情况看江苏高考方案——兼论浙江, 上海的高考综合试点方案.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36(3), 33-40.
[2]鞠勤, & 张斓. (2018). 高考模式下科学素养培养的困境与思考——基于江苏高考实践的思考.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36(3), 25-32.未来身份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