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观察美国签证政策的留学业者指出,中美两国在前沿技术竞争的白热化,似乎成为美国拒签的考虑。
张凯是国内一所985高校电子工程专业学生,2018年2月,正在读本科三年级的他准备申请伊利诺伊香槟分校的暑期研究。经过近一个月的准备,张凯在当年3月下旬获得了该校的正式邀请函,按照学校要求,他需要办理J-1类签证。
美国J-1签证是一种非移民签证,主要签发给参加美国国务院批准的“交流访问者计划”(Exchange-Visitor Programs)的各类外籍人士,目的是提供美国和其他国家之间的教育和文化交流的机会,以增进彼此了解,促进国际合作。
让他感到意外的是,2018年5月申请办理的签证,行政审查的持续时间已经超过一年,到现在仍未有结果。询问后,张凯只得到了模板回复,签证还在审理中。张凯告诉《财经》记者,去年与他同期申请美国暑研的40余位同学几乎都被行政审查,其他人一个月就通过审查,只有他和另外两位同学的行政审查进行到现在。
和张凯类似情况的中国学生人数正在增加中,教育部注意到这情况,并于6月3日发布2019年第1号留学预警,提醒广大赴美学生学者,留学前加强风险评估,增强防范意识。
教育部的预警文指出,一段时梦见小男孩拉屎间以来,中方部分赴美留学人员的签证受到,出现签证审查周期延长、有效期缩短以及拒签率上升的情况,对中方留学人员正常赴美学习或在美顺利完成学业造成影响。
6月4日,中国对赴美中国和在美中资机构发布提醒,称美国执法机构多次采取出入境、上门约谈等多种方式赴美中国。中方人员和机构应该“提高安全意识,注意加强防范,妥善积极应对”。同日,中国文化和旅游部也提醒中国游客在“近期美国枪击、抢劫、盗窃案件频发”的情况下“充分评估赴美旅游风险”。
接连的预警和提醒在准备赴美的中国留学生中引发了不少担忧,也让美国各高校产生焦虑,给原本紧密的学术和教育交流带来不确定性。根据统计,2017-2018年中国在美留学生达36万人,占美国国际学生三分之一;美国国际教育工作者协会(NAFSA)的统计显示,外国学生2016-2017年间对美国经济贡献达369亿美元。
由于不少美国大学近年在营收上严重依赖中国学生,美国教育协会(American Council on Education)副会长哈托(Terry Hartle) 指出,美国各大高校“担心国际学生可能变成贸易战筹码。”
可能受到影响的美国大学则对未来发展持续关注,美国教育协会另一名副会长布莱德(Brad Farnsworth) 对《财经》记者强调,美国教育协会将持续关注国际学生的流动性,包括数十万在协会大学就读的中国学生。“美国教育协会和其将坚定的与中国和其大专院校持续交流。”
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副司长徐永吉在6月3日的记者会上引用数据指出,2018年中方计划公派赴美留学10313人,其中因签证问题无法按原计划赴美331人,占计划派出人数3.2%;2019年1月至3月,中方计划公派赴美留学1353人,因签证问题未能成行182人,占计划派出人数13.5%;拒签率从去年3.2%上升到今年一季度的13.5%。
对于教育部的说法,美国驻华大发言人对《财经》记者回应指出,美国欢迎全球学生到美国学习,去年一年就对中国学生发出35万张签证;但是是美国国务院签发签证的首要考虑,因此每个可能前往美国的旅客都需要经过广泛的安全审查。
从5月31日起,美国国务院开始要求绝大部分美国签证申请人提交个人社交账号信息。根据签证申请页面,申请者需要填写过去5年在20个社交网页上使用过的个人账号,包括豆瓣、脸书、拼趣网、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推特、优酷等。
美国国务院一位前资深官员也对《财经》记者指出,2017年特朗普上任后不久就发布命令,要求国务院严格审理来自全球的签证申请,这不只是针对中国而是全球的参访者。
“新的签证签发政策始于美国国内对以往政策是否太宽松的忧虑。”从这角度看来,最近的签证政策和贸易战没有直接关联,就算中美最终达就贸易问题达成协议,美国的签证政策可能也不会有所改善,上述官员补充表示。
美国前总统奥巴马于2014年APEC会议上宣布放宽美国对华签证,商务和观光签证延长为10年,学生签证延长为5年,自此学生签证从每年一签改为每5年一签;针对全球参访者,美国在2016年就发出超过1000万张签证。
宽松的签证政策在美国国内引发安全和国内竞争的辩论,特朗普上任后随即更改美国的宽松签证政策。2017年3月,前国务卿蒂勒森对派驻界的美国发出电报,要求加强对人员的签证审查,尤其是穆斯林国家。
对此紧缩政策,国内留学行业当时就曾进行讨论。贵格教育创始人张涵对《财经》记者指出,即使紧缩,他当时抱有乐观的态度,因为美国行政部门干预对教育机构的影响薄弱。
自2006开始从事赴美留学顾问工作的刘翟也对《财经》记者指出,行政审查属于常态性,并非今年新增。他认为,现在签证松紧度,与2016年时相比有所收紧,但与2011-2012年时接近。刘翟回忆说,2006年前后,美国延续9·11之后收紧的签证政策,很多拒签都是无理由拒签。复盘拒签经过之后,他发现面试过程已经非常完善,但学生仍然遭到拒签。直到2008年才逐渐放开签证。
刘翟曾为一些留学服务机构做签证培训。他观察到,由于前几年宽松的签证,很多留学机构提供的服务准备不充分。面对今年的变化,留学服务机构没能及时调整服务和策略,因此很多通过中介出国的学生处于被动的局面。
刘翟推测,行政审查比例可能会有所提高,但尚无具体数据能够证明。从以往经验来看,如果申签者曾前往泛滥的地区,美要求其递交社交账号信息。今年的要求并非针对某一国别的审查,而是全世界申签者都需如此。
最近一年,刘翟没有遇到无理由拒签的客户,大部分被拒签的申请者在申请过程中都存在硬伤。前几年有硬伤的客户也会通过,但现在情况有所改变。“以前签证是眯着眼睛,现在睁大眼睛仔细看。”刘翟这样形容签证松紧度的变化,因此他学生需要更加充分的准备。
国内留学业者普遍认为,留学预警主要是针对前往美国的公派留学生。最近一年来随着中美摩擦的不断升级,公派留学生正因受到中国资助而遭到美国的加强审查。
不同于自费留学,公派留学是新中国成立之后的主要留学政策,绝大多数前往美国读书的学生均来自于公费留学项目。1984年国务院才出台,允许中国自筹资金出国留学。
1996年为公派留学成立的留学基金委员会,2019年基本关停了所有本科和硕士项目的公派留学,仅留3000名本科大二交换生(3-12个月)的名额、2019年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中少量硕士生(且以中美大学医学领域合作计划为主)名额以及博士、博士后、访问学者、高级研究学者等项目。
中国教育部网站显示,今年针对博士后、访问学者、高级研究学者的选派方法、以及博士研究生项目的选拔考虑上,主要以“支持各学科领域围绕国家战略选派,重点资助应用基础研究、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性技术创新等领域”为主 。
长期观察美国签证政策的留学业者指出,中美两国在前沿技术竞争的白热化,似乎成为美国拒签的考虑。从美国今年对核心技术的多项政策看,美国明显对中国寻求发展的技术关上大门;其相关部门明确表示的“14项影响美国技术”,包含生物技术、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微处理器、数据分析处理、量子技术、机器人、高超音速技术、先进材料等。
大约一年前,美国就已经收紧对申请高科技专业的中国留学生的签证政策,而且开始审查部分高校与中国公司之间的科研合作项目。那时起,美国驻华就接到“额外的审查”,以处理在某些领域从事研究工作的中国申请。到美国大学研读高新科技专业的中国留学生签证有效期被在1年,此前为最高5年。
中国留学服务机构棕榈大道本科部导师总监对《财经》记者分析,就是出于对留学生所选专业的考虑,美国对公派留学生的拒签率呈井喷式增长,预计在6月-8月的签证高峰期还会进一步升高。预计,赴美读研的学生如果专业不涉及“14项影响美国的技术”,签证时也不会遇到。
麻省理工学院(MIT)今年4月出台国际合作新评估流程专门针对“高风险国际合作”,指出任何由沙特、中国(包括)以及俄罗斯等国个人和实体资助的项目必须接受额外评估, MIT教师、职员和学生在以上任何国家从事相关项目以及与这些国家实体和个人进行合作项目也需要接受评估。该流程将特别关注与知识产权、出口管制、数据安全和获取、经济竞争力、以及、和有关的一切风险,要求必须与MIT核心价值观和学术保持一致性。
负责MIT国际活动事务的副教务长理查德·莱斯特(Richard Lester)向《财经》记者提供详细评估流程,第一阶段,项目要由国际合作委员会(ICC)进行合规审核,ICC由金融、法律、税务、出口管制和运营等多方面人员组成。被审查者需要提供项目议案和预算。在审查后,ICC将向主要调查员(PI)提供有关预期风险信息和以及减少或避免这些风险的方法。PI将决定是否修改拟议项目的某些方面,ICC代表也将参与这一过程。第一阶段旨在提高项目批准几率,ICC最终项目是否继续进行或将其提交给负责国际活动事务副教务长进行额外审查。
第二阶段将由国际咨询委员会 (IAC)接手,IAC是由教师领导的常设委员会,重点审查和评估关键国际合作和参与项目,向MIT高级管理层提供。 IAC审查内容由IAC与副教务长协商确定。IAC审查结果是项目是否被划归高风险的关键,如果副教务长和IAC认为项目存在重大风险,将进入第三阶段,由高级风险组(SRG)进行评估。SRG是新机构,由副教务长、主管科研副校长、法律总顾问组成。根据ICC和PI的风险评估,辅以外部专家意见,SRG将与PI一起审查项目,决定通过与否。
MIT的最新审核流程折射出重要趋势,即美国在新的国际经济下如何处理与中国学术机构和个人的科技合作的范式,这个新范式可能会被其他美国大学吸收借鉴并最终形成各种各样类似的审核流程。
正如莱斯特在其《MIT与中国关系》一文中所言,美国大学面临新的局势,即如何处理一个与美国意识形态不同但崛起的科技新力量——中国,MIT必须为自己创造空间进行实验,并重新校准和完善正在做的事情。对于可能存在的利益冲突,莱斯特认为,对MIT有意义的事情和对美国有利的事情之间通常存在良好一致性,尤其是因为MIT采取对美国利益有害的假设行动,最终可能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MIT。另一方面,也不能先验认为符合MIT长期利益的活动始终与时任政策一致,为这种可能性做好准备必须成为MIT中国战略重要组成部分。
贵格教育张涵指出,留学预警的影响不能忽视但也无需夸大。刘翟也认为,预警不会对留学市场整体发展态势有大的影响,但可能对学生心理造成影响。今年发出的预警,会直接影响明年入学的学生。准备明年留学的学生会观望今年的情况,是否有大幅度收紧,明年才能通过数据知道具体的影响。
根据留学业者统计,赴美留学多年来占据国内留学机构业务最大比重,从语言、高中、本科到研究生。随着近五年,赴美就读语言学习、社区大学的学生大幅度减少,赴美留学生整体数量呈现下降,但也说明赴美留学生群体从多样化到相对单一化的转变。
赴美留学生的平均年龄下滑,也正导致美国本科留学机会的竞争更为激烈。张涵解释,以过去十年来情况来看,美国本科留学生数量在逐渐上升,但增速逐年趋缓;赴美读本科的学生群体已经发生改变,以往出国读本科的学生可能高考失利或者没有考上985、211大学。但最近几年,越来越多国内“超级高中”的学生申请出国,他们的目标是美国排名前100甚至前50的高校。因此必然造成美国名校本科录取竞争更加激烈。
与此同时,国内更多的留学服务机构专门从事美国本科留学,所以学生们得到更多的帮助,成为“更好的申请者”。另外,美国排名靠前的学校申请人数逐年上升,但录取人数逐年下降,这是供求关系导致的。
据麻省理工学院的数据显示,在今年早申请(EAD)和常规轮次(RAD)环节中,21312位学生申请就读MIT2023届本科,其中仅1410位申请人被录取。两名来自中国的中学生在RAD轮被录取,在去年12月公布的EAD轮次中,虽然校方并未公布新生国籍背景,但有中国指出录取名单中包括5名中国籍学生,但他们都是在美国高中就读,并非中国中学。
对于MIT的招生决定,莱斯特引用招生办公室声明回复《财经》记者,他指出,近年来,我们收到来自全球的申请,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而并非是或其他外部因素决定我们不能录取一些有天赋学生。
留学成本增加也被业者归结为造成留美人数下降原因。留学机构针对美国留学收费不仅比其他国家高,近年来还持续上涨,2011年时,收费在10万-15万元人民币之间,今年可能涨到20万,甚至有百万级别的费用。在留学市场,其他国别很难看到这样的收费。
如果以新生入学作为基数,2016年是赴美留学的最高点。随后两年相继有所下降。刘翟表示,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留学成本的上升。受到国内经济形势、美国高校学费上涨和汇率波动等因素,赴美留学成本日益增加。他介绍,2006-2008年期间,学生就读美国排名前100的公立高校,一年花费在2万-3万美元左右。近七八年来,美国部分公立高校学费以每年5%-10%幅度上涨,现在学生就读同样的学校,一年花费可能在4万-5万美元之间。并且未来学费还要上涨的趋势。
刘翟推测,受到政策的影响,很多学生虽然不会放弃美国留学,但会同时申请英国、学校。拿到结果后,学生会第一时间试一下美国签证,如果被拒还以申请英国或签证。他介绍,申请学校需要的材料相仿,而申请美国学校的复杂度可能是最高的,如果用最复杂的材料申请其他国家的学校,不用额外准备材料。
棕榈大道CEO 朱殷解释,美国大对申请美国本科和美国高中这两类学生的考察,主要还是侧重学生有没有移民倾向,如果这部分没有问题的话,签证一般都没有太大的问题。硕士及博士申请由于专业方向更加具体,会有一些的专业会被重点关注和审核。这个关注和审核也不是拒签,而是说可能增加行政审核频率以及等待时长。不过这是一直以来都有的状态,并不是最近才有的。而对于专业的定义,主要是在航空航天、材料、生物、农业等方向。
贵格教育和棕榈大道均对《财经》记者表示,他们没有本科留学申请者因为中美贸易摩擦而产生拒录或者任何背景调查的情况,目前也没有收到任何学校因为中美关系拒录中国学生的消息。
对正计划前往美国就读的学生而言,业者认为,教育部的留学预警主要针对硕博阶段和公派留学群体。申请硕博或者J类签证的申请者可能要做两手准备,在申请美国高校之余,可以同时准备英国、或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