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微博]英语考了140多分,进了大学却听不懂英语课,“费时低效”、“高分低能”成为外语教学的现状。有专家指出中小学[微博]英语教学与大学的衔接出了脱节现象,知识型导向的中高考致使外语学习偏离正确的轨道,造成高校外语教学上无法有效提高学生的外语交际能力。
大学生“哑巴英语”严重
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委员会主任委员刘鸿章会上透露,从今年秋季开学起,上海部分试点高校将对大学公共英语课程启动教改试点,未来四年上海高校英语教学的定位将从原先的“基础英语”,转移到以学术英语为核心。根据新的目标,学术英语将成为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内容,帮助大学生从高中通用英语过渡到大学应用英语。
然而,一个值得思考的现象是,不少学生虽然在高考中英语分数很高,进了大学却“有口不能言,有耳不能听”。“英语能力都没彻底解决,怎么进入学术英语?”上海同济大学[微博]外国语学院院长马秋武对此持保留意见。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微博]研究教育语言学的博士桑紫林也经常遇到这样的学生,明明进校的英语成绩很不错,但在大学英语课堂上却完全无法交流,实际的语言应用能力极差。
外语学习偏离正确轨道
在马秋武看来,我国的外语教学存在不少问题,比如因此重复性问题导致的费时低效。他说,[微博]大学[微博]曾对我国各教学阶段英语词汇量进行调查:学生入大学时教学大[微博]纲要求掌握单词1800个左右,而六级的词汇量5300个,等于两年内需要掌握4000个单词,实际上是要求完成相当于中学6年间的词汇量。
我国的英语教育,似乎是为了对付考试的。马秋武表示,我国大多数人的外语学习是从互动型教学方法开始的,学生更多地掌握外语的使用而非知识,因此小学阶段还是比较看重兴趣的,但到了初中和高中就开始走偏,由于中考[微博]和高考的影响,学生普遍转向语言知识的学习,忽视了语言能力的提高。到了大学,很多学生最关注的是“我们能不能通过四六级”,因为不少学校是用这个标准来推研究生、留学[微博]生。
呼吁改变现有考核方式
专家们认为,外语考试不应该是类似于数学、物理等科目的知识型考试,而应是贯穿各个学段的、真正的、连贯一致的语言能力水平测试。只有那样,才能全面实现“一条龙”的外语教学,即把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不同阶段的英语教学作为一个系统进行通盘考虑,按照“首尾相连,互相照应;各负其责,共同完成”的连贯一致的教学要求,制定实施既相对又前后紧密联系的各学段外语学习任务。
而要改变我国外语教学现状,不仅要构建和实施一条龙外语教学模式,还要改变现有的外语考核方式。如何建立适合一条龙外语教学的外语学习评价体系,是目前外语教学研究的当务之急。(记者陈菁菁)